正规竞彩app

图片

好风凭借力 扬帆正有时

好风凭借力 扬帆正有时

日期: 2011-01-05  来源: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十一五”纪实



  “十一五”即将过去。过去的五年,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继续改善,政策法规不断健全,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地位作用持续增强的五年,是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逐步强化、资金投入持续扩大的五年。五年来,吉林省农机推广系统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结合全省农业农村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强基础、重创新、提素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克服困难,奋力拼搏,通过“五抓”,充分发挥了全省农机推广系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是促进了农机化发展和农机装备结构的优化。201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预计达到2170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47%。高性能、大马力拖拉机快速增加,农业机械化耕种收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6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同时,比2005年提高27.9个百分点。

  二是加快了农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普及应用。几年来,免耕播种、等离子种子处理、水稻钵苗移栽等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起到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推进了农业生产技术进步。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宣传、培训、咨询、服务、现场演示等推广活动,促进了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改善了劳动和生活条件,推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四是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玉米机收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等离子种子处理等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带来了效益,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特别是农机手的跨区作业,拓宽了农民增收空间。农业机械成为农业生产和抗灾救灾的主力军。

  五是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快速发展。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提供配套的同时,服务领域向畜牧业、特产业、等拓展,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通过合作化经营,工厂化生产,促进现代农业体系快速发展。

  回顾这五年,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组织管理,提高全省农机推广系统的凝聚力

  作为省级农机推广部门,吉林省农机推广总站承担着对下级和基层农机推广部门的业务指导和行业管理职责。五年来,我省连续五年召开全省农机推广站长工作会议,通过对当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再学习、再落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确定了农机推广工作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凝聚了队伍,为全省农机推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抓体系建设,提高全省农机推广系统的战斗力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和《农业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意见》(农经发[2006]29号)文件要求,省总站加强了调查研究,主动协调地方主管部门,为基层推广部门积极争取有力发展条件,成功争取11家差额事业单位转全额事业单位。截止2010年10月,全省县及县以上农机推广机构100%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县以下99%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比2005年提高2%。全省、市、县、乡四级设立农机技术推广机构635个,编制人数 5617人,其中从事农机技术推广人数为4729人,占84%,发展培育农机大户2152个、农机经营合作组织882个,从而初步构建成了省站为龙头,市站为枢纽,县站为骨干,乡站或区域站为基础,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为补充的五级农机公共服务体系,为“十一五”期间积极稳妥落实好各项农机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农机化全局工作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抓技术推广,提高农机推广科技兴农的支撑力

  做好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实施,是农机科技兴农的重要抓手,是农机推广队伍本职工作的重中之重。五年来,全省农机推广系统以节本增效为核心,重点推广行走式节水灌溉播种技术、药剂机械喷洒技术、苗带重镇压技术、机械灭茬旋耕起垄复式作业技术、全方位深松技术、精少量播种技术、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钵盘育苗机械移栽技术及水稻机械插秧技术等20多项实用技术,切实发挥这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示范作用。特别是机械化深松技术,为我省在大旱之年取得粮食大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推广应用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276.9万亩,同比增长30.9%;行走式节水灌溉播种技术437.6万亩,同比增长2.96%;水稻机插秧技术363.65万亩,同比增长36%;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502.8万亩、机械化精少量播种1288.5万亩,同比分别增长17%;机械灭茬旋耕起垄复式作业技术1237万亩,同比增长27%;药剂机械喷洒技术1818.4万亩,同比增长25%;机械化深松技术791.74万亩,同比增长19%;机械化深施肥技术2769.65万亩,同比增长9%。

  四、抓科技培训,提高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能力

  农机推广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科技到户率,这关键在于基层农机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为了切实促进科技成果进村入户,我站按照农业部和省农委要求,把科技培训作为推动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载体来抓,每年都制订培训实施方案,下发全省各市州、县市区农机推广部门,并把培训目标逐项分解,落实具体培训任务。五年来,我站组织有关省内农机科研、推广单位完成《农机推广员》、《玉米联合收获机构造与运用》、《大型拖拉机构造与运用》、《播种施肥机构造与运用》、《植保机械构造与运用》、《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深松整地机械构造与运用》等20余种教材资料编写工作,累计举办培训班1878次,培训农机推广人员2250人次,培训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代表、农机服务组织带头人40.32万人次、培训新购机农民1200人次,组织科技下乡活动60余次,发放科技资料146.74万份。通过培训和宣传,全省各级各类农机推广人员业务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五、抓项目建设,提高农机推广系统的发展活力

  五年来,我站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农机推广发展的关键措施和重要突破口来抓,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研究项目、争取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来带动重大技术推广实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提高农机推广部门的发展活力的同时,推动了农机化薄弱环节、关键技术的突破,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有效模式。

  一是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提出并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四种模式,此技术已积极引进、消化免耕播种技术并组织研发和应用。全省承担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县达到19个,2010年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200万亩,比2009年增长40%,是2006年的40倍,并建立了榆树、长岭、梨树、镇赉四个监测点,进行挂牌加大效果检测水平,制定完成吉林省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效果监测项目实施办法。2010年,我省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推广工作是五年来发展速度最快、力度最大的一年。

  二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2010年,我省申报“秸秆收加储运项目”获得农业部批复,该项目投资880万元,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东辽县东辽农机推广站。截至到2010年10月全省共推广固定式秸秆打捆机30台,移动式秸秆捡拾打捆机80台,共处理农作物秸秆10万吨,增加农民收入1000万元。制定完成吉林省玉米秸秆收加储运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并组织全省相关项目承担单位开始实施。

  三是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这项技术是全程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中,最主要的技术。我站自2005年以来,集中精力抓这项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几年来共引进机型20余种,在试验示范过程中不断地突破瓶颈,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010年省政府出台加大补贴力度政策,激发农民购机热情,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达到5100台,玉米机收水平达到15%。同时,省站承担的《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推广》获省政府丰收计划二等奖。

  四是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多年来,我省马铃薯生产绝大部分依靠人工、畜力劳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成本高。发展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该项技术的试验示范,适时引进适应大地块和规模化生产需要的大中型种植收获机械和一批适应性强,技术性能可靠,挖净率高的收获机械,在全省不同类型地区实验、示范,加快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力度,力争在种植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寻求突破,促进我省马铃薯生产向全程机械化目标发展,有效改善马铃薯生产条件,提高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实现马铃薯生产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目前,我省已完成《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立项工作,明后两年将大力组织实施。

  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吉林省农机推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吉林省农机化“十二五”规划为指导,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攻坚克难,为全省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